你的脖子在“打瞌睡”吗?—揭秘上交叉综合征
一.什么是上交叉综合征
随着电子产品不断普及, “低头族”人群越来越多。由于他们长期伏案作业, 出现上半身的姿势不良, 往往伴随着颈肩背部的疼痛, 严重者会影响日常生活活动, 称为上交叉综合征 (upper crossed syndrome, UCS) 。
UCS最早是由弗拉基米尔⋅扬达博士提出, 是一种异常的上肢动作模式:由于肌肉力量不均衡, 胸肌、肩胛提肌、斜方肌上束、背阔肌等肌肉紧张短缩;菱形肌、斜方肌中下束、前锯肌、 颈深屈肌、肩外旋等肌群薄弱而被拉长, 形成一种X型交叉的状态。
二.原因
(1)头颈部不良姿势:长期伏案工作,头部容易前探超过肩膀,处于头前伸姿势,且双上肢处于内旋位,长期保持这一姿势,就容易形成上交叉综合征典型的圆肩和头前伸。
(2)锻炼不当:对于有些健身爱好者,过于追求“倒三角”的身体形态,其胸大肌会过于发达而忽略了对上背部肌肉的训练,会导致前胸的肌肉和肩部过于紧张而其下背部肌肉过弱,造成胸前和背后肌肉失衡,长久会形成含胸驼背。
三.评估
1.正面观:观察左右两侧肩峰是否等高,左右侧胸肌的形状和轮廓是否对称,头是否处于正中位。
2.侧面观:观察耳垂与肩峰在垂直方向是否在同一直线上。如果耳垂位置相对于肩峰前移5°,则说明有头前伸。
3.后面观:观察左右两侧斜方肌的形状和轮廓及左右两侧肩胛骨的位置,是否有高低肩。
四.康复训练
(1)“YTWL”训练:
①动作Y: 目标肌群:下斜方肌;
动作要领:大拇指朝上,两侧肩胛骨向下向内收紧,水平侧平举至大写Y。
②动作T:目标肌群:中斜方肌、菱形肌;
动作要领:双手平举,拇指朝上;手臂与身体呈T字,高度尽可能超过身体。
③动作W:目标肌群:中下斜方肌、菱形肌;
动作要领:手肘弯曲、张开双手平举至身体的高度,使手臂与身体呈W字。
④动作L:目标肌群:冈下肌、小圆肌;
动作要领:手肘弯曲、平举肘部至身体高度;拇指朝上,手臂与身体呈L字。
建议:每组动作重复10-15次,每个动作3组。
(2)颈前屈纠正训练:
动作要领:在墙边取站立位,收紧双下巴,头往后伸贴紧墙面,同时肩背的肩胛骨贴着墙面,注意扩胸的同时将肩膀往下沉,头往后伸的时候切忌用力过猛。
(3)牵伸放松技术:针对上交叉综合征需要牵伸的肌肉或肌群包括:枕下肌、胸锁乳突肌、肩胛提肌、胸大肌和小胸肌、斜角肌和斜方肌上束。由于篇幅有限,下面给大家列举两个动作。
①斜方肌拉伸:动作要点:左手放置于头部右侧,慢慢将头部右(左)侧移动,直到颈部感到明显的拉伸感即可。将脸部转向右侧肩膀,使颈部持续感受到拉伸感。保持该动作不变,持续30秒后换另一侧。重复3组
②胸肌拉伸:动作要点:保持一侧手臂的前臂放于固定物上,然后身体重心缓慢向前压,以拉伸胸部肌肉,保持这个动作30秒,然后换另一侧。重复3组。
参考文献:
[1]Bayattork M,Seidi F,Minoonejad H,et al.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mprehensive corrective exercises program andsubsequent detraining on alignment, muscle activation, and movement pattern in men with upper crossed syndrome:protocol for a parallel-group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[J].Trials. 2020 Mar 12;21(1):25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