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  • 学校主页|
  • 实验中心
  • 场馆中心
  • 科普基地
  • 《体育学刊》|
  • 校友
  • 捐赠|
  • 内部管理系统|
  • English|
  • 旧版入口
  • 首页
  • 学院概况
    • 学院简介
    • 现任领导
    • 历任领导
    • 组织机构
  • 师资队伍
    • 名师名家
    • 博士研究生导师
    • 硕士研究生导师
    • 教学科研人员
    • 行政教辅人员
    • 荣休教师
    • 兼职导师
  • 人才培养
    • 本科生教育
    • 研究生教育
    • 训练与竞赛
    • 继续教育
    • 合作办学
    • 学生工作
  • 科学研究
    • 学科概况
    • 学科平台
    • 研究团队
    • 学术动态
    • 学术成果
  • 党群工作
    • 党建动态
    • 理论学习
    • 工会工作
    • 教代会工作
  • 招生与就业
    • 本科生招生
    • 研究生招生
    • 夏令营
    • 就业服务
  • 社会服务
    • 服务资源与动态
    • 师资培训
    • 体质监测
    • 体育学校
  • 科普基地
  • 主页
  • 科普基地
  • 正文

今天,你失眠了吗?

  •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
  • 2024-10-30 10:07:00
  • 点击:

今天,你失眠了吗?

(一只羊,两只羊,三只羊.....)

图片1.png 

《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》指出,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,但运动人群失眠率仅10%。运动能改善睡眠结构,增加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,减少入睡时间,提升睡眠质量和情绪。

数字化时代,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,工作压力和焦虑情绪也随之上升。202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,焦虑(52%)、失眠(44%)和工作压力(43%)是影响中国人睡眠质量的三大主要因素。

图片2.png 

一、睡眠周期

现在,让我们探索人体的睡眠周期。了解这些睡眠阶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睡眠的重要性,并采取适当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。

图片3.png 

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,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包括非快速眼动(NREM)睡眠和快速眼动(REM)睡眠。它们按顺序是:

1.NREM 第1阶段(N1)-浅睡阶段:这是睡眠的初始阶段,介于清醒和睡眠之间,是一种非常浅的睡眠状态。

2.NREM 第2阶段(N2)-稳定睡眠阶段:在这一阶段,睡眠逐渐加深,心率和体温开始下降,虽然仍然容易被唤醒,但睡眠状态比N1阶段更加稳定。

3.NREM 第3阶段(N3)-深度睡眠阶段(也称为慢波睡眠或SWS):是NREM睡眠中最深阶段,身体修复和生长主要在此阶段进行,免疫系统在这一阶段也得到加强。

紧接着是快速眼动睡眠:

4.REM 阶段-做梦阶段:这是梦境最活跃的阶段,眼球快速运动,大脑活动接近清醒状态,呼吸和心率加快,身体肌肉暂时瘫痪,防止梦中动作转化为实际动作。

图片4.png 

二、运动调节睡眠的机制

图片5.png 

适度的运动已被证实能够提高睡眠质量和效率,与久坐人群相比,有运动习惯的人通常有更短的睡眠潜伏期、更少的入睡后觉醒时间、更连贯的睡眠周期、更高的睡眠效率及更多的深度睡眠。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、促进身心健康、提高工作效率,进而又可以提高我们的运动表现。如此一来,便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阶段,让我们越来越健康。

图片6.png图片7.png 

运动对睡眠的调节作用是多方面的,涉及心血管系统、神经系统、代谢系统以及情绪等多个方面:

1.心率变化与HRV:心率变异性(HRV)是衡量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。适度的运动能使HRV升高,从而有助于改善心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,特别是在安静状态下,能够增强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,这种调节作用的提升有助于减轻心脏的工作负担,并可能对提升夜间的睡眠质量产生积极影响。

2.神经递质的分泌:运动能够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,这两种神经递质会让机体产生愉悦感,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,改善睡眠质量。

3.褪黑素的分泌:运动促进褪黑素分泌,该激素可以有效调节生物钟和睡眠-觉醒周期,有助于维持睡眠稳定性。

4.能量代谢:运动加快机体的能量消耗,使骨骼肌系统疲劳,有助于加快入睡过程。

5.体温调节:运动后核心体温的快速下降与睡眠时的低体温状态相匹配,有助于引起和维持深层睡眠。

图片8.png图片9.png 

三、不同运动方式对睡眠的影响

最新研究还发现,不同运动方式对失眠患者睡眠的影响有差异:

有氧运动、身心运动这两种运动形式在提升睡眠问卷总评分方面表现较好;

有氧+抗阻运动在改善睡眠潜伏期方面有独特优势;

有氧运动、有氧+抗阻运动这两种运动形式在提高睡眠效率方面表现更好;

抗阻运动能较好地减少睡眠觉醒时间,提升睡眠的连续性;

有氧运动、有氧+抗阻运动以及延长运动时间:能更好地延长总睡眠时长。

图片10.png图片11.png 

四、结语

图片12.png 

适量运动不仅能改善睡眠质量,还能促进身心健康,提高工作效率。让我们将运动纳入日常生活,不仅为了更好的睡眠,也为了更健康的生活。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,我们可以打破焦虑和失眠的恶性循环,步入一个充满活力和健康的新阶段。

 

参考文献:[1]郭佳,曹春梅,刘国纯,等.不同运动方式对失眠患者睡眠影响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[J].中国全科医学,2024,27(35):4376-4387


华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

Copyright © 2024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. All Rights Reserved